跳到主要內容區

打造 Maker 精神《成為創客玩 家》助攻學生自主學習

發布日期 : 2025-06-04 公告分類 : 114年深耕精彩成果

打造 Maker 精神《成為創客玩 家》助攻學生自主學習

主要圖片

│You Need to Know

  結合設計思考與實作技能,國立高雄大學《成為創客玩家》自主學 習課程透過雷雕、3D 列印與 Arduino 專題,引導學生從 0 到 1 打造 創意作品,在合作與挑戰中實踐「玩中學、學中創」,激發創新潛 能,展現亮眼成果。

 

Outline

【課程緣起與目標

  繼 112 學年度的首次實驗性嘗試後,113-2 學期《成為創客玩家》 工作坊於 4 月 15 日再次舉辦。我們希望透過這堂跨域與創意並重的 18 小時課程,不只是教導學生操作機具,更是引導他們經歷完整的 創作歷程,學習創意發想、技術應用與團隊合作,進而在異質背景 中產生深厚友誼與創意成果。這是一次關於成為創客、也成為夥伴 的共同旅程。

Creator

多元背景、多彩創作

  本次參與學生共 17 位,橫跨法研所、生科系、電機系、建築系、資 工系等不同科系,並由四位風格各異的講師群引導:

  • 宋承穎|雷雕認證講師,具備豐富創客教學經驗
  • Hank|Arduino 專業講師,結合理論與實作
  • 林以晴|建築系大五生,熟悉 3D 列印與跨域引導
  • 睿穎|電機所研一,曾多次參與科展指導

  學生在前三週紮實學習機具與系統應用(如雷雕、3D 列印、 Arduino),後三週則進入團隊創作,針對可解決問題或具販售潛 力的產品進行開發,最終以成果派對呈現。

Process

從技術學習到創意落地

  課程初期安排基礎操作練習,幫助學生熟悉各類工具與創客精神。 在進入創作階段後,學生依照興趣自由組隊或獨立製作,開始進行 創意發想與產品設計。四位講師輪流進行專業引導,適時給予技術 協助與設計回饋。 本次最終共產出八組作品(四組團隊+四組個人),其中包含以地 形為主題的互動裝置、結合遊戲與機構設計的末日飛車與扭蛋機等, 呈現學生從無到有的創造歷程。

Output

成果展示與人氣票選

  本次成果展特別加入人氣票選機制,鼓勵學生將作品講清楚、秀出 來、推出去。最受歡迎的三組作品為:

  • 3D 台灣地形圖:陳威穎設計,宋承穎老師指導
  • 末日飛車:李華嘉、楊晼媗、潘彥丞,林以晴引導
  • 扭蛋機轉轉樂:洪巧恩、陳景吣、周佩妍,睿穎指導

  學生反映:「第一次把自己的想法真的做出來,還有人投票喜歡, 感覺超有成就感!」

Finding

學習回饋與未來展望

  根據後測問卷,課程整體滿意度達 4.66 / 5 分,其中成果派對與團 隊合作體驗獲得最高評價。86.7% 學員表示願意再參與類似課程, 顯示此課程成功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創作熱情。 學生普遍反映的挑戰包括時間不足、技術學習門檻高、設備或網路 不穩定等。未來我們期待: 

  • 延長課程週期或優化堂數規劃
  • 製作技術教學手冊或補充影片
  • 建立更多元的發表平台與外部連結機會

  《成為創客玩家》讓學生在輕鬆無壓力的氛圍中進入創意世界,結 合設計思考與實作能力,不只「學到」,更「做出」真實的成果。 期待來年能看見更令人驚奇的創客作品與更多創意碰撞!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教育品質 教育品質 教育品質 教育品質 教育品質

#SDG4 #SDG8 #SDG9#SDG10 #SDG12 @教學發展中心 &活動

【文字:教學發展中心;編修:教學發展中心】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