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思維啟發 卓越講座引領學生思考藝術新方向】

國立高雄大學於9月23日舉辦本學期首場《卓越講座》,邀請新古典室內樂團藝術總監陳欣宜以「臺灣當代表演藝術跨域新思維」為題,分享其從音樂、人文到科技融合的創作歷程。校長陳啓仁表示,《卓越講座》是全校性的跨域學習平台,期望學生能藉由不同領域專家的經驗開拓視野。陳欣宜長期深耕藝術創作,榮獲多項國內外大獎,包括2025世界劇場設計展金獎與MUSE Design Award柏金獎,展現臺灣藝術家走向國際的能量。

高雄大學《卓越講座》邀請藝術總監陳欣宜分享「跨域新思維」,以音樂、人文與科技融合啟發學生創意。她強調唯有與土地連結、堅持藝術本質,才能創造感動人心的作品。講座鼓勵學生勇於跨界、主動交流,從高雄出發,讓臺灣藝術走向國際。
Outline

國立高雄大學於9月23日舉辦本學期首場《卓越講座》,邀請新古典室內樂團藝術總監陳欣宜以「臺灣當代表演藝術跨域新思維」為題,分享其從音樂、人文到科技融合的創作歷程。校長陳啓仁表示,《卓越講座》是全校性的跨域學習平台,期望學生能藉由不同領域專家的經驗開拓視野。陳欣宜長期深耕藝術創作,榮獲多項國內外大獎,包括2025世界劇場設計展金獎與MUSE Design Award柏金獎,展現臺灣藝術家走向國際的能量。
Process

陳欣宜畢業於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身兼鋼琴家、指揮、導演與策展人等角色,致力於將臺灣人文轉化為當代表演藝術語彙。講座中,她以北歐藝術學校及宿舍建築為例,說明「溝通、互動、協同」如何促進創作交流,並比喻建築如「書架」與「蜂巢」,象徵空間中孕育的合作可能。她回憶演奏臺灣民謠改編曲時觀眾反應最為熱烈,體悟到藝術唯有與土地情感相連,才能觸動人心。她也分享透過科技改造聲響、田野錄音與聲音設計,探索多層次的感官體驗,強調藝術應兼顧創新與美學本質。
Output

談及藝術總監角色,陳欣宜指出,跨域製作需整合不同專業,如設計師、聲音藝術家與舞者等,過程中「傾聽、協調與妥協」至關重要。她強調創作必須先感動自己,並透過實驗與反思不斷精進。最後,她勉勵學生勇於嘗試與堅持,在跨域合作中主動交流,尋找自我定位。她表示,新古典室內樂團不僅是演出團體,更是以高雄為出發、連結國際的文化品牌,期望讓世界看見臺灣表演藝術的深厚底蘊。講座現場互動熱烈,學生們深受啟發,體會到藝術跨域思維背後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