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從三葉草城市到水下交通 建築系學生國際VR虛擬實境競賽展現跨域創新實力 勇奪亞軍與季軍

發布日期 : 2024-12-06 公告分類 : 113年深耕精彩成果

從三葉草城市到水下交通 建築系學生國際VR虛擬實境競賽展現跨域創新實力 勇奪亞軍與季軍

主要圖片

│You Need to Know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系學生團隊參加「虛擬實境世界盃大賽(Virtual Design World Cup, VDWC)」,在與全球各國精英競逐的激烈比賽中脫穎而出。面對僅有22支隊伍進入複賽,8組晉級決賽的嚴峻競爭,本校成為臺灣唯一獲獎的兩支團隊,分別榮獲亞軍與季軍,卓越表現令人感動。

 

Outline

高大XR學程精彩亮相波士頓競賽

高雄大學積極培育前瞻人才,透過「高教深耕計畫」推動XR School發展「XR微學程」與「體感科技與數位創新學程」,鼓勵學生挑戰國際舞台,將課程所學具體實踐,展現學程學生的跨域整合與體感科技能力。此次競賽以「波士頓—Non-Human Agent(NHA)共存的城市」為主題,參賽者針對城市發展困境,融合虛擬實境(VR)與建築資訊技術,提出永續且創新的整體規劃。長達半年的參賽過程中,學生透過不斷構思、製作與反覆排演,建築學系陳怡兆副教授全程悉心指導,加深學生將綠能永續議題融入虛擬實境科技應用,讓設計概念更加成熟,最終決賽於日本進行全英語發表,更拓展了學生國際視野。

Process

智慧綠能與水下交通創新設計

亞軍作品「Trifolium Bay(三葉草智慧綠能城市)」,核心理念為利用微型機器人實現城市智慧化運作,這些機器人負責道路維護、垃圾清理,甚至於歷史建築上進行垂直綠化,賦予老舊建築新生命。交通系統則採多層次設計,包括空中自駕車、地面共享交通工具及地下高速列車,由微型機器人實現無縫管理,營造低碳、高效的交通模式,而三葉草造型的太陽能板和自動植物牆,進一步提升城市能源效益與生物多樣性,呈現出科技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願景。建築系學生楊程凱、丁彥安、陳晏暘及張鶴還表示,設計靈感源自聖派翠克節象徵幸運與生命力的三葉草,以波士頓城市文化為基礎,融合科技創新,打造兼顧文化記憶與現代功能的智慧城市。

榮獲季軍的作品「Floatropolis」由建築系李宛儀、周嘉惠與廉心怡同學設計,聚焦波士頓面臨的極端氣候與交通壅塞問題,提出創新的水下交通與救災系統。設計方案包括水下運輸系統,有效避開地面交通擁堵,並為海平面上升提供穩定的物流與公共運輸路徑。同時,團隊設計了水上巡邏與救災系統,可迅速應對暴雨與洪水,將救援資源精準送達最需要的地區。結合NHA系統後,該更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的效率,讓城市在面對環境挑戰時更具韌性與彈性。團隊在比賽過程中克服時間與技術挑戰,展現卓越的合作能力與設計實力。

Output

高大XR學程培育創新跨域人才

本校的「XR微學程」與「體感科技與數位創新學程」課程,透過基礎理論與實作,鼓勵學生參與專案開發及各項競賽,拓展國際視野,自108年設立起,已有63名跨院系學生完成學程,此次佳績尤其體現了本校在跨領域教育與創新教學上的卓越成效,未來將持續透過「高教深耕計畫」培育跨域整合與體感科技人才,展現高雄大學前瞻人才培育量能。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教育品質 SDG 11 建設包容、安全、具防災能力與永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 SDG 11 建設包容、安全、具防災能力與永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

#SDG4 #SDG8 #SDG11 @建築學系 &教學與課程

【文字:教學發展中心助理林尹千;照片、部分文字:建築系學生楊程凱、廉心怡】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