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行動實踐多元文化 五大語別齊開課】

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東語系)副教授兼越南研究中心主任陳氏蘭,近年持續推動多語教育與新住民培力工作。今(114)年度東語系與越南研究中心再度承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之「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計畫」,開設「資格班」與「進階班」兩梯次課程,涵蓋越南語、泰語、印尼語、菲律賓語及馬來語五大語別,共吸引約40名學員參與,充分展現高大在地實踐與多元文化教育的能量。


在教育部國教署支持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與越南研究中心承辦「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計畫」,開設五語別資格班與進階班,培育新住民與本地青年成為多語教學新力量,落實多元文化教育與在地共榮願景。
Outline

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東語系)副教授兼越南研究中心主任陳氏蘭,近年持續推動多語教育與新住民培力工作。今(114)年度東語系與越南研究中心再度承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之「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計畫」,開設「資格班」與「進階班」兩梯次課程,涵蓋越南語、泰語、印尼語、菲律賓語及馬來語五大語別,共吸引約40名學員參與,充分展現高大在地實踐與多元文化教育的能量。
Process

陳氏蘭表示,本次學員背景多元,除新住民外,也有高雄大學東語系學生及具語文能力的本地青年共同參與,課堂中展現跨文化共學的活力。課程設計採系統化分級與多元師資編組,讓學員在專業訓練中建立教學自信,成為推動多語教育的重要新力量。
課程由國教署補助,並於高大校內舉行。學員修畢課程並通過教學演示評量後,可獲高雄市政府核發研習證書,並納入教育部「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人才資料庫」,成為國中小母語課程潛力師資,推動多語教育在地扎根。
Output

「資格班」於10月中旬開課,由多位中小學校長及具實務經驗的新住民教師聯手授課,課程內容涵蓋教材教法、文化理解與教學實作等面向;「進階班」於9月舉行,由校長與陳氏蘭副教授協同授課,聚焦教案設計與資訊應用,強化教學創新能力。每梯次皆設專業評量機制,邀請校長與語言教育專家講評,提供具體改進建議。
陳氏蘭強調,課程不僅傳授技巧,更重視文化理解與社會參與,讓學員重新發現母語的教育價值。高雄大學長期推動多語教育與南向文化交流,結合東語系與越南研究中心雙軌推動機制,開設多門東南亞語課程與文化活動,展現大學在地行動與國際鏈結的教育實踐成果。